• 做文明徐州人 讓城市更美好

隱秘而偉大的存在

2021-04-26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編輯:崔東寧
2021-04-26  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文/圖 徐報融媒記者 柳喜峰 蔣新會

煤藏于地下而生,“越黑越有力量”,它們黝黑的身形下蘊藏著熾熱的能量。在賈汪,就有這樣兩位如煤一樣隱忍的英雄,在“地下”積聚著磅礴的力量直至釋放,其形象與事跡在今人看來隱秘而偉大。

■回望歷史

“淮海戰(zhàn)役第一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部隊第三綏靖區(qū)的司令部擔任著東起臺兒莊、經賈汪至臨城(現薛城)微山湖、運河沿線的防守任務,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是徐州東北的屏障。1948年8月的一天,時任解放軍華野13縱隊政治部聯(lián)絡部長兼民運部長的楊斯德接華東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舒同向他布置的任務:以陳毅司令員代表的身份,到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向中共秘密黨員、時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副司令官的何基灃、張克俠傳達指示,爭取“三綏區(qū)”國民黨軍一部或大部舉行起義。當時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轄第59、77兩個軍共4個師,原是馮玉祥西北軍一部。何基灃當時任第三綏靖區(qū)副司令官兼前方指揮所主任,他認為77軍大部較有把握,張克俠表示將積極做好59軍的工作。經過三個月的秘密斡旋與布局,11月6日,楊斯德正式通知何基灃、張克俠起義的日期,而此時59軍態(tài)度仍未明朗。是夜,解放軍10縱、7縱、13縱分別向“三綏區(qū)”陣地前進。7日夜,解放軍7縱攻占了萬年閘橋北陣地,13縱業(yè)已包圍臺兒莊。7日夜至8日凌晨,59軍副軍長孟紹濂出面做工作,最終促使59軍的參謀長、副參謀長、兩師長及各處處長均決心起義。

1948年11月8日,張克俠、何基灃率部在賈汪韓橋煤礦(夏橋礦區(qū))辦公樓前宣布起義,即歷史上有名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起義”,亦稱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一一·八”賈汪起義。自此,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一個指揮所一個軍部、三個半師23000余官兵,從國民黨陣營中解放出來,加入了人民的隊伍,開始新的征程。

這次起義開放了臺兒莊一帶運河上的通道,敞開了徐州的東北大門,我解放軍得以直搗徐州,攔腰斬斷黃百韜的退路,對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澤東高度評價“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起義是淮海戰(zhàn)役的第一個大勝利。”

■探訪舊址

歷史應被深深銘記

起義時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部隊的司令部就設在韓橋煤礦舊址(離賈汪城區(qū)將軍大道主干道僅一路之隔)。3月25日,在賈汪區(qū)文廣旅局文物科王韜的引領下,我們找到了徐州市人民政府立在韓橋煤礦舊址辦公樓東側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部隊起義舊址”石碑。

2015年,賈汪區(qū)將這里建成韓橋煤礦博物館并對外開放。建于1939年的韓橋煤礦(夏橋)辦公樓,依然保持著原狀。院落整體布局為四合院式結構,坐西朝東,兩層青石、磚混結構。四合院外圍東西長41米,南北寬33米,院內有法桐3株,水池一座;樓體共兩層,房間寬5.5米;內側門前走廊寬2米。房內為木質地板和樓梯,有若干個房間。二樓從東到西,約有8-9個房間布置著賈汪煤礦的發(fā)展史、賈汪煤礦特別黨支部的建設史、發(fā)生在賈汪的其他紅色歷史展板,以及相關的陳列物品。一樓一些房間零星設置著奇石展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及周梅森文學工作室等。

據王韜介紹,韓橋煤礦博物館以修舊如舊的原則主要對韓橋礦舊址夏橋礦區(qū)范圍內10點11處文物建筑保護修繕,包括第三綏靖區(qū)部隊起義舊址(辦公樓)、一號井井架、老煙囪、三號井井架、三號井絞車房、二號井絞車房、二號井井架、老水塔、碉堡(兩座)、石砌老圍墻。同時進行建筑室內外環(huán)境清理整治。但無論是院落還是辦公樓內的博物陳設都稍顯簡易。

事實上,韓橋煤礦舊址整體包括夏橋礦區(qū)和韓橋礦區(qū)兩部分。至2001年11月和2008年2月,夏橋礦、韓橋礦相繼關井。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韓橋煤礦舊址作為近現代工業(yè)遺產類不可移動文物,入選為“江蘇省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十大新發(fā)現”。 2011年12月19日,韓橋煤礦舊址被江蘇省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10月,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部隊起義舊址”以示紀念。1993年11月,起義舊址被批準為徐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精神永存

垮不掉的忠誠與信仰

在國民黨潛伏多年、長期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張克俠和何基灃兩位將軍都曾為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副司令官,均為周恩來同志特批并直接領導的“特別黨員”。兩人分別是電影《佩劍將軍》中賀堅和嚴軍的原型,二者均得蔣介石的賞識。蔣介石為拉攏張克俠,曾贈送其一把中正劍,現收藏在賈汪“紅樓”華東第三野戰(zhàn)軍整編紀念室。馮玉祥是張克俠的妻姐夫,張克俠曾在馮玉祥部任教官、軍士隊長、副團長、師參謀長等職,七七事變后,從第6戰(zhàn)區(qū)的高級參謀長任職到第33集團軍的副總司令。張克俠自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牢記黨的囑托,直至1950年才公開身份,并加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潮之中。逝世后沒有設立墳墓,而是將骨灰撒到故鄉(xiāng)村里的北洼。

何基灃亦曾長期在馮玉祥部任職。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歷任179師師長、第77軍副軍長、軍長等職。1938年,何基灃離軍養(yǎng)傷期間,認真思考探索救國之路。后去延安,與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多次交談,深深感到自己終于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1939年1月,何基灃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秘密黨員,并被遣返回國民黨軍隊開展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何基灃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獻出了全部的精力。

(注:本文參考了部分史料)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yè)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fā)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yè)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